借力“移动互联”建设“魅力丽江”
2015-11-05 来自: 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3975
10月29日,丽江市政府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丽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信息化为牵引,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民生服务、电子政务、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等3大领域15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移动“互联网+”在大美丽江落地。
“互联网+”布局智慧旅游
“十三五”期间,丽江市政府将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层次、质量和水平,把丽江打造成***休闲旅游目的地。
在此发展背景下,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利用大数据平台,扩充互联网服务职能,通过收集去丽江旅游者的***信息及其感知,对各个管理系统中海量数据的共享运营进行有效分析,对旅游态势的发展研判预测,支撑丽江旅游相关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丽江市通过不断改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等自然人文景观的品质,做大以泸沽湖、程海为主的“东翼”,做强以老君山、石鼓、高峡平湖为主的“西翼”,积极谋划丽江旅游“一江一路”发展规划。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运用互联网推动旅游产品业态创新模式,主动融入丽江旅游信息化建设。依托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打造的旅游宣传移动互联网名片和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以宣传和服务当地特色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建立丽江市旅游的移动互联网统一门户,围绕“购、娱、吃、住、行、游”六大方面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旅游”的特色旅游信息化平台,聚焦特色旅游和民族民俗名家文化,做大做强丽江旅游文化产业。
信息化手段给力生态建设
近年来,丽江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治理,提升生态建设成效。实施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全市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6.15%,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7亿立方米。发展新建了以林果、药材等生物产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基地395万亩,生态产业综合产值达27.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2.9%,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丽江市人民政府编制了《丽江市林下经济发展十年规划》,为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和空间,建立以林业为主体,种植、养殖、林产品收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相配置,多层次、多时序、长短效益相结合、农林牧协调发展的复合经营体系。
为助力丽江持续提升生态水平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在丽江建设覆盖市、县、乡、村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体系,搭建丽江林权、林木权社会化林业惠农云平台,提升林业资源监控,将为林业规模化、集约化、***化经营管理夯实基础。此外,移动公司开发的湿地生态监测、护林员巡检系统、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资源评估的信息化支撑手段,有利于保护区、湿地管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序推进。同时,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原特色产业“产-供-销”电商平台,促进丽江特色林下经济发展,帮助林农致富。
“数字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是一个精密运转的系统,交通、安防、民生都是其重要的支撑,如何运用“互联网+”手段挖掘城市亮点,释放城市活力,让魅力丽江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整合自身优势资源,投射到丽江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之中。通过推动数字城管、数字社区、智能交通、安防监控等项目建设,实现了城市部件与事件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现对城市的“科学、精细、长效”管理,促进“数字城管”与电子政务、应急联动、平安城市等信息化系统的一体化建设与融合。另外,利用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网络和技术优势,积极推广“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以移动信息化手段为政府、企业和广大民众提供***的信息服务,让人们真正感知“互联网+”为城市塑造的美好。
“三农通”推进农产品“走出去”
丽江玉龙县鲁甸乡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种植了云木香、贝母、重楼、当归等50余种药材,被誉为“云药之乡”。
为以“移动互联网+”构建现代“云药之乡”,以信息化为丽江绿色经济提质增效,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在丽江升级“三农通”信息服务体系,结合当地实际,建设农业综合管理及服务信息系统,为农业生产、农业经营提供信息化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本地化的农业电商生态链,建设线上、线下的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助力本地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利用移动物联网技术,建设端到端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名优产品认证体系,实现对农产品的溯源、认证管理。
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将在丽江构建本土B2C2C电商平台,推动“万村千乡”的本地落地工作,以信息化手段推进传统商务模式转型,实现商品下乡、特产进城,着力促进本地“特色”高原农副产品销售,为当地商户和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化应用手段的技术支撑,促进信息富民。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应对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主动融入丽江建设,把脉“互联网+”发展的新空间,助力丽江信息化建设跨越发展。
作者:管文菁